很荣幸地,入选了图虫网主办的“与玛格南大师街拍”十名摄影师,在3月13、14日分别参加了街拍与大师班讲座,日程紧张却很充实,压力巨大而难捺兴奋。虽然在短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理解“玛格南”的精髓,也不可能瞬间提高自己的人文拍摄水平,但是个中感受与体会非常深刻。

和我预想的一样,如此短暂的街拍时间和规定区域内完成命题作文,即便对于两位拍摄经历超过一百年的玛格南大师仍然难度不小。从作品上来看,并不能说他们比本土摄影师有特别明显的高明之处。就像我们去到国外一样,在没有对本地文化和历史有足够理解和深入接触情况下,街拍作品充其量就是旅行记录而已。而玛格南两位大师的展出作品以及讲座分享的经典照片,都是基于他们在当地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深度的社会参与。另外,我们很多人也感觉到,特殊事件对于纪实摄影题材的重要性。连两位大师也承认,他们所经历的上个世纪是纪实摄影的黄金年代。那么,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我们中国纪实摄影师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创作,伊恩先生对此很是羡慕。

讲座快结束时,我向伊恩先生询问了一个问题:作为玛格南摄影师,他认为的最重要的三个素质是什么?他跟我开玩笑地说,首先是有一副好身板,能像他一样到了八十多岁高龄仍然能够坚持拍摄工作;第二是有一双好的户外鞋,让你轻松和舒适地在全世界游走。我的理解,一个杰出纪实人文摄影师的能力就在于是否可以准确把握和捕捉到社会问题与冲突,并以客观和独立的角度通过相对最佳的形式进行记录。这就是玛格南大师与其他摄影区别之处——不但具备一个摄影师的美学素养,而且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在这里,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更多的人似乎对于“玛格南”三个字更感兴趣,而这个历史悠久的图片社的作品意义,以及玛格南摄影师的工作目的,似乎更少地被关注。让我们感到有点遗憾的是,目前在沙龙摄影更有市场的中国,人文纪实题材的关注度以及优秀纪实摄影师的数量,和我们的相机拥有量有着巨大的反差。不过,在中国要能大胆和执着地在人文纪实摄影进行创作,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也要感谢图虫网在近一年来在这方面进行的投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文纪实摄影内容和摄影师的加入。

我一直对人文纪实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却惶惶然不敢轻易创作。原因是,要想留下真正有一定意义的人文作品,和无目的扫街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没有真正对这个世界、社会、身边的人群有着独到的审视和观点前,这些作品只能被称之为旅游照片而已。所以,我在慢慢寻找那个将被找到的主题,那些值得被认真记录和表现的照片,让人们共鸣、思考并留在记忆中。我们目前在进行的2016“几十度灰?”雾霾中国纪录(团队公益摄影)项目就是我正在往这个方向做尝试和努力。

当主办方询问每个街拍活动成员“为什么要街拍”的问题时,我的回答是:城市街道就像一个五光十色的舞台,这个舞台上不断上演一幕幕截然不同的人生故事,我愿意记录下那些令人难忘的珍贵片段,让它们在未来的时间长廊里重新唤起我们的记忆。

以下是在3月13日街拍活动中我的作业(彩色部分),时间有限,水品有限,请各位看官海涵:


18427215.jpg


18427213.jpg


18427212.jpg


18427211.jpg


18427210.jpg


18427209.jpg


18427208.jpg


18427218.jpg


18427220.jpg


18427217.jpg


18427221.jpg


18427219.jpg


18427216.jpg